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单位犯罪的定罪

时间 2023-08-16 10:15金融资讯

【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单位犯罪的定罪】是很多朋友的问题。接下来,Diu Sim女网的故事就来分享一些经验吧!

1、单位犯罪,应对主客观要件进行全面审查。

首先,考察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如果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那么该行为不足以构成单位犯罪;同时,还需要审查该行为是否构成法律规定的单位犯罪。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即使该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也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其次,考察行为主观上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还是维护单位局部利益或者为个人谋取非法利益;如果犯罪不是为了单位的利益,而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即使是以单位的名义,也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第三,审查行为的客观表现。在客观方面,一个单位必须有单位领导的决策行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实施行为。如果只有决策行为,而没有具体的实施行为;或者只有具体实施行为,但没有决策行为或者后续追认行为的,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比如一个受贿案件,虽然行为人为了给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的名义实施了犯罪行为,但是我们也要考察他的行为是否经过了单位的决定。如果单位事后没有作出决定或者追认,那么只能认定行为人构成行贿罪,而不能认定单位行贿罪。

最后,仔细审查犯罪主体资格。犯罪主体是负有刑事责任的人或单位。在认定单位犯罪时,要正确理解其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在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能否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争论很大。一种是消极理论,另一种是积极理论。笔者倾向于否认,因为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外商独资企业,都是为了所有者的利润,也就是个人的利润而设立的,而这些企业的行为往往是个人行为。同时,我国《刑法》规定的部分犯罪的刑罚,比自然人轻。如果将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也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将不利于实现惩罚和打击犯罪的目的。因此,在认定单位犯罪时,应认真审查主体。

2.正确认定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的要件虽然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但由单位集体决策或单位负责人决定,是单位人员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犯罪活动都是由单位的人员实施的,也有单位之间、单位与自然人之间的共同犯罪。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注重对单位犯罪共同犯罪的审查。

(单位犯罪的定罪与量刑|单位犯罪的定罪)这个问题是为了Diu Sim女网的故事来的。希望对正在看文章!的你有所帮助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