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 盈利,估值与价值

时间 2025-05-05 09:40理财资讯

估值的书很多,方法也很多,但总体来说,只有两大类: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

所谓相对估值,简单地说,就是给目标公司找一参照物做参考。常见的PE(市盈率),PB(市净率),PS(市销率),PC(市现率,市值和经营现金流净额之比),PT(市瘫率,市值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之比,当然这个是我造的,因为EBITDA这个指标除了zhuangbi之外没啥实际用,就是坨屎),都是用来做常见的估值手段。

比如说,同样是卖猪肉的公司,A公司给了20倍PE,那B公司也给20倍PE。PB,PS,PC,PT同样。但这样做问题很大,A和B虽然看起来很像,但有可能实质差别很大,简单的类比参照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但这种方法在A股很有市场,比如常见的板块联动。同样是卖煤的,张三涨了,我李四也要涨,这是一种典型的炒家思维。如果只是炒股,知道这些也就够了。

所谓绝对估值法,主要指的就是自由现金流折现法以及其变型形态:股利折现法。企业的价值就等于在它的生命周期里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在专业书籍里叫DCF模型,这也是我唯一认可的有底层逻辑支撑的估值模型。但它也仅仅是个模型,底下具体谈。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个100%确定3年后还本的债券,年息为6%,面值为100元,如果你想获得12%的回报率,这个债券多少钱你会买?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现金流折现估值法模型。

怎么算呢?第一年末,你会得到6元;第二年末,你又会得到6元钱;第三年末,你会得到106元;这个债券总共回收的现金是6 6 106=118元,要价118元,你会买吗?当然不会,除非脑壳进水。你拿今天的118换未来三年陆续拿回来的118,这属于有病。

多少钱才值得买呢?首先因为是100%确定3年后还本,所以,我们不考虑风险问题。在你期望获得12%的年回报的情况下,第一年末的6元值多少钱呢?值6/(1 12%)≈5.36元。

同样,第二年末的6元,就等于6÷(1 12%)÷(1 12%)=4.78元。

同理,第三年末的106元,就等于106÷(1 12%)÷(1 12%)÷(1 12%)=75.45元。

综上所述,如果我想获得12%的回报,这张债券我最高出价只能是5.36 4.78 75.45=85.59元。上面这个计算过程,就叫做现金流折现,而这个12%就叫折现率。

它的逻辑非常清晰,这张债券全部生命周期里(三年),带给我的全部现金流是三年内的利息18元,加上三年后还本100元,合计118元,按照12%的折现率计算,它的价值就是85.59元。估值结束。

然而,很遗憾,股票可不是这么纯正简单清晰的投资品。

股市的难题:

首先,公司股票没有到期还本之说;其次,公司经营利润可不一定和债券利息一样,全是白花花的现金,有些利润可能是会计做账做出来的,是欠条,水中花镜中月;再次,即便是含(现)金量十足的利润,但公司也不能像债券利息一样全部给你,它经常还要投钱进去更新设备或者扩产什么的,需要资本支出;最后,公司每年赚多少钱可没人给你打保票。

这四个难题,就造成了股票无法象债券一样清晰的计算出来一个准确的价值,这才是“估值”的“估”字的含义。

怎么解决呢?

首先,公司股票没有到期还本一说,我们的“本”就得依赖下一位接盘侠出价才能拿回来。接盘侠在什么价格“一定”会来,这是股市里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这个确定了,我们的“本”才能保住,避免了我们想别人的“息”,别人谋走了我们的“本”;

其次,公司的利润要区分是真赚钱(现金)了,还是只赚账上数字。如果只是账上数字,你还得估算它何时变成钱,能变成多少钱;

再次,如果你计算出公司创造出的含金量十足的利润数字,由于这利润也不能分光,公司可能还要更新设备或者扩产什么的。我们还需要去厘清,哪些投入是维持现有获利能力必须耗费掉的钱,哪些是为了扩大获利能力的新投资。对于维持现有获利能力的钱,我们将它当作费用处理(就叫维持费吧)。每年获取的含金量十足的利润里,减去维持费,剩下的就是自由现金流。

最后,把每年能创造出来的自由现金流,加上你计算的接盘侠会给的钱,一起按照你想要的回报率(折现率),按照不同年限收到的钱分别折现后加总,就得到了这个公司的估值。

注意:

现金流折线模型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去精确计算,千万不要走入误区,我看到很多机构里搞很多财务模型去买公司,我嗤之以鼻。记得有次去一家投资机构应聘投资经理,前台小姐姐上来给我拿了份题让我做,其中有道题让我创造财务模型去预测公司经营的财务数据,我看到我就知道这不是我要待的地儿,我提笔写下了答案,“要是我做投资,一个投资机会还要我去按计算器搞财务模型,这就不是我的机会,我根本不会碰。”然后交卷走人了,我不面了。

估值第一定律:精确到小数点后的所谓估值,都是逗你玩儿。

由于这些东西都是你的估算,既没有国务院文件规定,也没有银行担保,所以我们还需要给这个估值打个折扣,算成你承担未知风险的代价(风险溢价)。终于,你可以下手的价格,出来了。

除了你要求的折现率是个确定的数字以外(折现率不是什么别人的规定,是按照你自己心目中满意的收益率自己设的,你可以任意精确到小数点后面N位,只是折现率越高,显然自己能出的价格就越低,买不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的东西都是变量:①接盘侠出价;②利润真假;③每年的自由现金流(它几乎不可能是一模一样多,可能还有波动);④折扣。这四个变量 折现率,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造成“估值”的不同。

赔钱的投资决定,一定是以下一种或几种因素:

①过高的估计了接盘侠出价,被自己的乐观骗;

②将假利润当作了真利润,被公司会计骗;

③高估了每年产生的自由现金流,被自己的乐观骗;

④折扣要求太少,被不确定性骗。

不容易吧?本来就不容易。谁说投资赚钱容易,那一定是骗你的。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Investing is simple,but not easy.)

要赚钱的投资决策,一定是

①保守估计接盘侠的出价;

②仔细甄别真假报表利润;

③确认自己能够“大体”估算该企业的自由现金流;

④至少留出30%以上折扣。

当然,虽然不容易,但也很简单,你只要按照简单的规则:①三年后15倍市盈率卖出能获利100%,就可以买;②高杠杆企业打7折(当然实践中,高杠杆公司最好别碰,5个盖子8个碗玩儿杂技的公司,还是远离吧,都不是善茬,股市里机会无限,但你的本金是有限的)。

这里代表着:

①三年内有机会在15倍市盈率水平交给接盘侠;

②能确认利润为真;

③能大体预测出三年后的利润水平;

④留有一定的折扣,实际上三年能赚百分之五六十就已经满意了

以天朝股市的特性,①概率实在是太大了,常常有惊喜。难点在②,但最难是③。

认真读财报——解决②;理解企业、选择那些至少能看清楚三年以后净利润水平的企业——解决问题③,这没有捷径,你只能去认认真真的去搞懂生意,你可以通过阅读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年报,公告等一切跟公司有关的内容,去把握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行业空间、管理层品格和能力,直到你有把握可以估算出来。凡是说有捷径的,要么傻要么就是坏。

然后嘛,简单了,傻傻地等个便宜价格,再待其远高于15pe的合适时机将筹码交给接盘侠(这里一般取50倍市盈率,超过50倍PE可认为严重高估,投资收益率只有2%,远低于无风险收益率,再持有就不划算了。有些人可能会说,这公司高增长,明年业绩增长200%估值不就下来了嘛,不错,但对于号称高增长的生意我一贯小心,这钱我还是让给别人赚吧)。重复。

这就是估值的故事。当然商学院的老师肯定不会这么教,为啥,因为他们教你的都是让你怎么赔钱的,这是后话了,有空咱再接着码接着聊。

‹本文文中配图漫画来自几米漫画。以下无正文›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