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型理财产品的风险《净值型理财产品保本不保本》
澎湃特约评论员 刘晓忠
进入2022年,人们打开各大银行的手机APP发现,保本型理财产品不见踪影,都成了净值型理财产品,且所有理财产品都在显著位置进行了风险级别标识。
这一变化源自2018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这一实施业已三年多的《资管新规》,为金融机构设定了三年多过渡期,让其全面清理保本型理财产品,2022年是保本型理财产品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市场的元年。
在银行理财产品面世15年来,老百姓普遍将其看作是存款替代品。保本且比存款收益率更高,成为了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朴素认知。
于是,“不能保本”四个字让不少网友格外敏感,也让很多人产生了不小的疑惑——以后理财产品该怎么买?其实,这是一种由合成归谬带来的认知偏差。
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有本质上的不同。存款是银行对储户的负债,完全纳入银行表内资产负债表,且存款受到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属于“刚性兑付”。
银行理财产品则不同,其在法律关系下,理财产品购买者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是信托关系,银行代客理财收取的是中介服务费,而非借贷款利差等。说白了,买理财产品,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不负有刚性兑付义务,客户需要自负盈亏,承担一定风险。
而传统的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能给人们以保本型定位,主要源自其一直采取资产池运作、滚动发行、分离定价等方式,使传统理财产品只要不出现流动性风险,都具有一定的保本保息能力。当然,这是一种风险后置、收益前置的模式,在现实中给人一种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息的固化思维。
之前银行为何在宣传和运作中模糊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储户存款属于银行表内负债,属于刚性兑付,存款到期银行需要还本付息,而理财产品银行在法律上不负有刚兑义务,一旦发生风险,损失最终还是要客户来承担。
说白了,所谓“保本型理财产品”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从法律意义上来说,银行推出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对购买者是不公平的,因为投资者获得的收益与其承担的风险是不对称的,很多投资者也没有相应的风险承担能力。这也是《资管新规》要打破“刚性兑付”的根本原因。
那么,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会对普通人的理财产品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先是风险意识的培养。刚兑打破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显性化了,其实是有助于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的,投资者会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风险可承载能力,慎重决定自己的投资选择,避免了过去保本型理财产品在最终风险承担者上的模糊化处理。
其次,推动居民财富管理的专业化,防范居民金融资产的风险敞露。理财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资管新规》全面实施,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推出历史舞台后,理财的敞口风险在普通人面前敞露出来后,普通人缺乏专业风险管理经验和能力下,就需要专业的理财规划师为其提供专业的服务,以降低理财风险、提高理财收益。
比如专业人士会根据人们的风险偏好、风险可承载能力等,为人们提供相应风险等级的风险资产配置策略,保障人们的金融资产安全。
总之,保本型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型回归,并不意味着老百姓金融投资的风险提升。正相反,这一现象有助于促进广大客户的投资趋于理性,实现更好的风险管理和保值增值服务。
责任编辑:李勤余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栾梦
相关文章
- 企业贷款后需要加大对企业风险调查
-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哪些
- 非法出售银行卡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 银行封闭式理财怎么提前赎回 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可以提前取出吗
- 代销理财和自营理财有什么区别 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会亏吗
- 净值型理财产品如何挑选最好 净值型理财产品有哪些种类
- 节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落七成产品收益跌破6%
- 无息贷款买车需要注意什么?弄清楚这些降低风险
- 代还信用卡有哪些风险
- 基金净值排行 各基金的净值排行
- 多只大牛股集中公告!算力产业链牛股纷纷提示风险
- 中信证券:供应风险转向国内 锂价底部有支撑
- 银行买的理财产品中途可以退回吗 怎么退出呢
- 抱团AI 超400只基金下半年大涨超30%!需警惕共识背后的风险
- 固定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哪个好?
- 购买的理财产品赎回后多久到账 怎么计算赎回的手续费
- 抵押汽车贷款存在哪些风险?
- 1000块钱适合购买什么理财产品 买理财产品要注意什么
- 汽车抵押贷款的风险和优缺点
- 购买的理财产品时间没到可以取吗 是否会亏损本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