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满一百岁称为什么

时间 2025-04-29 11:43生活理财

古时称满一百岁的人为“期颐”。期的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其,指期待;颐的意思是:指赡养,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需要别人赡养或照顾。“期颐”的观点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

古代满一百岁称为什么

“期颐”的观点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原句如下: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传。八十九十曰耄,7年曰悼,悼与耄,虽犯法,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一生以百年为期,因此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翻译:男子长至十岁称为幼,这个时候该出外念书;20岁称为弱,这个时候就得加冠了;三十岁称为壮,这个时候就得娶亲了;四十岁称为强,这个时候就得做官了;50岁称为艾,这个时候就得参加国家的政事了。六十岁称为耆[qí],这个时候就得役使别人了;七十岁称为老,这个时候就得把家事交给儿孙掌管了;八九十岁的人称为耄[mào];七岁的孩子称为悼。被称为耄与悼的老人家和幼儿,即令犯法,也不对他们判刑。百岁老人称为期,儿孙要尽心竭力加以赡养。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