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上当受骗成为受害者 需警惕私募基金非法集资
很多朋友有疑问,投资者需要被骗,成为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的受害者吗?下面就来聊聊丢西姆女网的故事吧!
私募基金成为非法集资的手段
前不久,家住湖北省宜昌市的陈女士被一家超市附近散发的宣传单上的一位“理财顾问”吸引住了。她通过一家二手车众筹网站投资了几十个二手车的私人众筹项目。根据“理财顾问”的推荐,这些优质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项目通过“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模式发行,年回报可达12%。然而,半年多过去了,这些所谓私募项目的收益承诺并没有兑现,刘女士的10多万元资金也没有归还。自2015年11月以来,中国资产管理协会公布了10多家失去联系的私募机构名单。数量在300家左右,大部分涉及非法集资,也存在一些兑付危机、高管跑路、非法众筹等问题。统计显示,北京注册私募机构108家,深圳102家,上海仅15家,山东、湖南、浙江、重庆等地区49家。一些私募基金成为非法集资工具。
私募投资者如何避免非法集资陷阱分析
私募基金的投资人不是普通人,而是具有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单只私募基金投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符合以下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一是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二是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所以私募股权投资者要想避开非法集资的陷阱,就要知道私募机构有哪些非法集资行为。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应具备四个特征:非法性、公开性、引诱性和社会性,具体如下:
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通过借贷形式合法经营吸收资金的;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公众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或股权形式偿还本息或支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现实中,一些机构和人员以私募基金的名义从事非法集资活动,导致大量投资者上当受骗。符合上述四个特征的私募基金的行为属于非法集资。投资者应远离相关私募机构,谨慎投资。更多私募基金问题,请咨询Fabang专业律师.
以上是对(被骗成为受害者的投资者需要警惕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的解读。更多女性健康资讯,请持续关注Diu Sim女性网的故事!
相关文章
- 基金定投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具体分析如下
- 基金一次性买入好还是定投好呢 具体分析如下
- 量化基金什么意思
- 组合需要适度均衡 部分私募“不想跟科技股玩了”
- 国内基金和国外基金哪个好 国内基金和国外基金有何区别
- 基金交易手续费怎么算
- 政府基金是什么,有以下含义
- 上证50ETF是基金吗
- 什么基金炒股不用软件的
- 买基金用什么平台比较好 以下三家比较好
- 基金买卖如何操作
- 互助基金是什么 互助基金简介
- 求请问富国基金旗下的双碳ETF值得买吗?和直接买相关股票比有什么差别?
- 基金封闭期是什么意思 新基金封闭期一般多久?
- 基金怎么赎回怎么操作 一般有这些步骤
- 基金赎回的钱怎么看不见了 是因为这样
- 基金定投是每周好还是每月好 基金定投的好处有哪些
- 基金定投每日每周每月哪个好 如何选择呢
- 基金定投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吗 具体分析如下
- 基金在封闭期内还能买入吗 要看基金是什么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