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这家外资资管巨头迎来“新掌门”

时间 2023-05-20 10:04金融资讯

中国基金报记者曹汶?

轩!

4月20日,富达国际官方表示,富达国际任命黄孝义为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富达国际任命黄小薏

为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4月20日,富达国际官方称,富达国际宣布任命黄晓义为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易将常驻上海,负责管理富达在中国的资产管理业务,全面领导公司的业务、投资、运营等关键职能部门。

在加入富达之前,黄晓义是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和管理。华宝基金成立于2003年,截至2022年一季度资产管理规模约为3500亿元。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资深人士,黄晓义对中国市场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她的远见卓识、领导能力和丰富经验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规模和影响力,引领公司未来的成长。

富达国际亚太区(不包括日本)董事总经理拉吉夫米塔尔(Rajeev Mittal)表示:“中国是富达国际长期的关键市场之一。黄易的任命凸显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我们希望将富达长期以来的全球打磨理念和我们的投资和研究能力带到中国,参与中国资产管理市场,为投资者带来解决方案。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成熟和全面的资产管理和养老金管理业务,并基于我们在全球其他市场的一贯运营为中国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提供服务。”

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孝义表示:“我很高兴加入富达。在过去的几年里,富达在中国取得了重大的里程碑式的发展,我期待着在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平台上与国内外的优秀团队合作。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潜力巨大。我的职责是抓住机会,与合作伙伴一起释放潜力,为投资者提供价值。”

据报道,富达国际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中国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在获准开业后,富达国际将能够在中国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为个人投资者带来多种投资解决方案,以及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富达国际去年拿到了成立的批文。目前现场考察准备就绪,产品拿到牌子才能上报会议。黄易的加盟是富达基金有效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本土化的重要一步。富达国际中国区原董事长何惠芬离职后,富达基金一直在寻找一位熟悉中国本土市场、符合国外总部要求的总经理。国内大部分高管其实对国外公募的发展都比较谨慎,而黄晓义经验和人脉丰富,英语流利。从这一点来说,黄晓义的资历和海外背景是合适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专注于共同基金管理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富达进入中国已有十五年。从2004年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办事处,到2017年成为第一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再到现在获准设立,富达正在逐步融入国内市场。

黄小薏:看好外资进军中国市场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黄易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表示乐观。她提到,“近年来,外资加速流入中国。他们耕耘了中国市场,了解了市场,了解了客户,了解了监管。虽然疫情和全球贸易环境的一些变化可能会影响一些外资机构的决策进度,但总体来看,对外开放是一个长期的主题,全球机构投资者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将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趋势和方向。”

今年3月,业内传出黄小瑜将离职加入国外公开募股的消息。

4月18日,华宝基金官宣布原总经理黄小瑜因个人原因离职,副总经理向辉被任命为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黄孝义曾任加拿大TD证券公司财务分析师,Acthop投资公司财务总监。2003年5月加入华宝基金,历任公司运营总监、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现为华宝基金总经理。他带领公司进行了多项产品和业务创新,在ETP、量化投资、ESG投资和海外业务拓展方面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成绩,使得华宝基金的资产规模和行业地位在近年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华宝基金管理的非货币基金规模达到1333.26亿元(剔除ETF挂钩基金市值),在全行业排名第32位。黄晓义任职期间,华宝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从2013年底的321.48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300多亿元,增长了3倍多。包括货币基金在内的所有基金的管理规模在2015年三季度一度冲进行业前十。

证监会信息显示,2021年8月5日,证监会批准在上海设立富达基金,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从股权结构来看,股东只有一个, Fidelity FILASIAHOLDINGSPTE。有限公司,持有100%的股份。这也是继贝莱德基金之后,第二家由外资100%持股的基金公司公募。

此前,根据证监会反馈意见,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长何惠芬拟任富达基金总经理、董事。富达国际曾表示,她的职责是全面领导和管理富达国际在中国的市场营销、日常运营、投资等重要职能,带领公司实现从私募基金管理人到公募基金公司的战略转型。

然而,富达基金获批后不到一个月,市场就曝出何惠芬将卸任富达国际中国区***,寻求外部发展机会。此后,富达亚太区(不包括日本)董事总经理拉吉夫米塔尔(Rajeev Mittal)兼任。

根据监管要求,富达基金获准设立公募基金后,应在批准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设立工作,选举董事、监事,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现在头的位置终于“定”下来了。

外资公募频繁挖人

进军中国市场按下“加速键”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按下了“加速键”,外资在华公开发行也呈现“加速”态势。今年6月,国内首只外商独资公募的贝莱德基金举行了开业仪式。8月,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获批成立。9月,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获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同月,贝莱德基金首只公募基金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正式宣布成立,首次募集规模近67亿元,认购总人数超过11万人。11月,贝莱德基金提交了其第二只公募基金产品贝莱德港股通愿景。12月1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首次开放认购。12月30日,贝莱德第二只公募“贝莱德港股通愿景”基金获批。

记者注意到,关于基金公司的设立,根据证监会网站信息,泛达基金、联博基金、施罗德基金等外资机构正在排队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其中,施罗德的资金申请进展很快,最新进展是2021年11月8日第一次反馈。截至目前,已有8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3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和1家外商独资期货公司获准设立,多家机构正式开业。未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外资的增加和外资机构的不断进入,鲶鱼效应将会显现

要尽快融入中国市场,需要从本土基金公司吸引更多的人才。无论是贝莱德、富达还是路博迈,都有不少基金公司的优秀人才跳槽到国外公募。比如高管方面,贝莱德基金董事长、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唐晓东此前担任广发证券副总经理兼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证监会国际部副主任。贝莱德总经理张驰曾任泰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产品官、董事总经理、执委会委员,光大保德信基金副总经理、首席营销总监。

此外,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泛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在排队等候申请。如果未来这些外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获批,将为行业带来更多人才。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外资资产管理机构进入中国市场,肯定希望找到本土资产管理机构管理运营的人才担任公司高管。这些人不仅有海外背景,也有国内基金公司的工作经验,而且基本上都在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工作过,受到外资机构的高度重视。这种复合型人才在中外资机构间的流动,也有助于中外资产管理行业的融合。

谈及外资公募在中国的里程碑式进展,上海一位外资公募负责人表示,外资公募在投资中国市场时特别注重两点。第一,由于中国是一个经济周期相对较短、行业变化较快的市场,所以用长远的眼光关注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比抓住短期的机会更重要,会更加关注优秀的企业及其长期价值。第二,由于中国市场具有波动性相对较高的特点,所以会更加注重风险调整后的收益。随着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深信它可以帮助更多的中国投资者获得财富和幸福。

随着新一轮金融开放政策的实施,富达在其优势的养老金和资产管理方面会有怎样的战略新布局,将如何应对来自国内和其他海外资产管理机构的同台竞争?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船长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