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元国债增发”传递积极信号
10月24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
这是2000年以来我国首度年内调整预算,传递出了财政积极有为的信号。
短期来看,国债增发承载着灾后重建以及防灾建设的直接目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与求真务实的执政理念,传递出了补短板、惠民生的强烈信号。1万亿元国债的增发将有利于带动相关领域的基建投资并促进经济发展。本次增发的国债在项目审批、去向监管上将更为精准、严格,确保资金切实投入在灾后重建和防灾建设上,待项目建设完成后,我国抵御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将会得到长足提升。本次资金中有5000亿元于2023年第四季度使用,剩余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在加快使用调度的背景下,有望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尤其是当下正值水利工程施工旺季,预计对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形成较好带动。
长期视角下,逆周期调节需要财政政策积极发力。此次预算调整后,我国2023年的赤字率接近3.8%,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这背后隐含着未来赤字率或不再受限于3%的强约束,为后续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留足期待空间。
如若财政政策发力,资金面或持续偏紧,货币政策的配合更加值得期待。在国债增发与地方债发行速度加快的背景下,资金面持续收紧,考虑到当下国内信贷需求修复进度依旧偏缓,货币政策发力的必要性仍然较高。数量端上,预计年内或有0.25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央行或将加大MLF和逆回购的投放规模。由于本轮***债多发既包含国债增发,又有地方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参考同样存在大规模债务置换的2015年到2019年,央行有可能会在年内增加单月MLF投放次数。
虽然今年实现5%增长目标的概率已经较高,但我国经济相较于潜在经济增速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增发国债有利于稳信心、稳增长,将进一步促进2023年第四季度以及2024年全年的经济增长。
相关文章
- 全球市场: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中概股普跌 特斯拉、英特尔涨超4%
- 华泰证券:铜矿再现较大扰动 铜价有望走强
- 2600亿龙头狂飙!新能源车密集涨停 “涨幅王”年内暴涨790%
- A50突发!两大变数来袭!发生了什么?
- 公积金贷款还款方式两种哪个好 如何选择呢
- 七部门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中银e贷怎么样 中银e贷需要什么条件
- 公积金贷款的还款方式有哪些 逾期是否会影响征信呢
- 营业执照可以贷多少钱啊
- 为什么中银e贷不通过 中银e贷被拒原因查询
- 二手房按揭需要给评估费么
- 助学贷款能提前还款吗 原来是这样的
- 周口农商银行周到贷多久审核通过
- 房贷放款前还会查征信吗 放款前需要注意事项
- 创业贷款怎么申请云南
- 一般车险买哪些比较合理?
- 民生银行信用卡申请被拒多久可以再次申请 大概要这么久
- 不动产证变更流程
- 造船业股票有哪些?
- 贷款平台哪个好下款不看征信 这几个平台可以收藏